新版FMEA七步法|第四步:失效分析及失效链

167次阅读
没有评论
AIAG&VDA新版FMEA方法论系统讲解,从理论出发结合丰富案例分析,对新版FMEA七步法逐步分解,指导企业相关职能人员快速聚焦变化,掌握潜在失效分析方法并能高效落实进行风险管控和预防,解决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
 
 
失效分析
 
很多人简单的认为,失效分析就是头脑风暴,团队围坐在一起讨论可能出现的失效风险。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头脑风暴更多的是用在一些创新设计、创新理念/idea时候,而做失效分析,需要有一定的依据,是对系统、对产品赋予功能和要求,一旦满足不了期待的功能和要求,那就认为它是一种失效,是对功能的偏离。

 
目的:
 
设计失效分析的目的是识别失效起因、模式和影响,并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以便能进行风险评估
 
目标:
 
✔ 确认每个产品功能的潜在失效影响、失效模式和失效起因(失效链) 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失效影响)

 为在FMEA表格中记录失效和“风险分析”步骤提供基础

 
 
什么是失效?
 
新版FMEA七步法|第四步:失效分析及失效链
 
上期专栏我们说功能是在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下(输入)使其所在的系统发生影响和变化(输出),这种执行预期活动的方式、作用和本领。失效形式表现就是对功能的否定或偏离功能范围的系统行为。通常情况下在FMEA里面,失效分为三种表达形式:

 
● 失效模式 ●● 失效影响 ●

● 失效原因 ●

 
失效模式(FM)
 
最简单的失效形式是对功能的否定,描述时不能基于客户的感知,而是需要技术性语言规范语法规则:至少使用名词和动词(或者动词、名词)

 
失效模式必须描述清楚,如:ד力量不行”“不发光”

√  “传递力量大于500N”

 
所有相关运行状态都应该考虑在内。多个失效模式可能来自一个功能,即一个功能可能有多个失效模式:

 
假设功能为:提供42伏电压– 失效1:电压太低

– 失效2:电压太高

– 失效3:电压脉动不正确

– 失效4:没有电低

 
因此,在具体失效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识别。
 
失效模式描述
 
新版FMEA七步法|第四步:失效分析及失效链
 
拿家用空调举例:
 
  1. 整体失效:家用空调有制冷和制热的功能,两个功能都没了,就是整体功能失效;
  2. 部分失效:空调的制冷功能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制冷效果降到一定范围,达不到原有的制冷效果,这是部分失效;
  3. 间歇性失效:空调的制冷效果时有时无,呈波动状态,这是间歇性失效;
  4. 降低性失效:随着空调寿命老化,制冷或制热功能逐渐降低、丧失,这是降低性失效;
  5. 意料外的功能:开了制冷功能,实际却产生制热效果,这种非预期的情况叫做意料外的功能;
  6. 机能增强:开了制冷功能,实际制冷效果比预设的温度范围更低,这就被称为机能增强。
* 5和6这两种情况会涉及到一定的安全隐患,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失效影响(FE)
 
新版FMEA七步法|第四步:失效分析及失效链
 
失效模式产生的后果,应站在“顾客”的角度进行分析,同一失效模式基于不同的“顾客”也可能有不同失效影响。
 
失效原因(FC)
 
通常一个失效模式可能对应多个失效起因,失效起因可能源自于下一较低几倍的失效或者更低级别的失效。
 
失效起因可能来自参数中的噪音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产品特性设计不合理、尺寸公差链不合理

– 产品老化、功能降低

– 系统交互作用

– 对外界环境影响

– 使用用户不当操作

– 系统运行环境考虑不充分等

 
 
失效链
 
对于明确的故障,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 聚焦要素是什么?

– 发生了什么?

– 为什么?

 
新版FMEA七步法|第四步:失效分析及失效链
 
无论是结构、功能还是失效,都要关注聚焦要素层级,以此为核心,向上或向下层级分析。依旧以车顶灯为例,基于以前的功能分析展开失效分析:

 
新版FMEA七步法|第四步:失效分析及失效链
 
聚焦要素在结构层级里的位置就决定了各层级要素的失效形式是失效模式、失效原因、还是失效影响,三者之间关系不是绝对的。如果车顶灯关注的聚焦要素,那开关组件“无法转换操作力接通电路信号”是失效原因,前面的“不满足整车照明标准”是失效影响;

如果聚焦要素是开关组件,那开关组件是失效模式,后面一层是失效原因,上面两层是失效影响,以此类推。

 *版权声明:以上FMEA专栏内容来源于德茨企业咨询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