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49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导言面对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需要具备自我认知、尊重和同理心、开放心态来构建第3选择思维,探索新可能性,需要超越二元对立,通过第3选择协同思维来创造出双方都未曾想过的共赢解决方案。
1、两难的二元选择
几乎所有人都认同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选择,同时,思维定式与个人身份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各种对立、歧视偏见等都深深根植于”两种选择”的思维定式中;
在冲突中,我们习惯以“我的方法”或“你的方法”进行思考。“两种选择”思维者往往无视他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而只看到别人的意识形态。他们不尊重不同观点,不会尝试去理解别人,或者会假意表示尊重,但其实并不想倾听,而只想控制;
人类共有的傲慢本能,也使双方更容易思维对立,由傲慢的三要素『Get』可知,当我们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沉湎于不公正的,通常问题本身并不难解决,但我们都会否认自己要对冲突承担任何责任,总是认为都是其他人的错,很难站在他人角度来理解他人的想法。这会侵蚀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加有防御性,更加愤恨不平!
同时,理性的普通人最容易陷入偏执一端的“两种选择”危险思维中,他们看不到第3选择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我们面临两难的时候,“两种选择”思维会给我们增添烦恼;
2、脆弱的妥协关系
放弃希望是一种对“两种选择”思维的弱化回应。存在不支持任何一派的“中立者”。他们通常对“两种选择”思维的极端化感到厌倦,他们信奉妥协,将妥协视为可以实现的最好选择。
妥协表面上看不错,并且有可能阻止许多问题的恶化。对于妥协的定义是,对立双方为了达成某个协议而“承认、牺牲或放弃”某些自身利益。这就是所谓的“双输”——与“双赢”相对。妥协可能会令人满意,但永远不会令人高兴。
3、寻求协同的原则
有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可以帮你解决很多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它能够改变你的生活,是解决人生最棘手问题的一把钥匙,是最具启发性、最具影响力、最具凝聚力也最激动人心的原则之一——协同原则;
我们需要通过协同原则达成第3选择。协同与妥协是两码事。妥协时双方可能都有损失。协同则不仅能够解决冲突,而且在协同达成的时候,我们能够超越冲突,达到一种共赢境界。
我们不是采用“你的方法”或“我的方法”,而是采用协同方法来达到更好、更有成效的结果。你和我在一起的力量远大于我们单个人的力量。协同思维关乎力量、创造力与创造更美好现实的激情,是一种创造型思维模式
协同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它也可以改变你的工作和生活。比如,“两种选择”思维者面对问题要么对抗,要么逃避。而甘地超越了“两种选择”思维创造了第3选择:非暴力!全面质量管理也产生了一种“第3选择”,改变了追求高质量和追求低成本不可兼得的二元思维,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相应提高质量;
协同就是取得“真正的共同点”,需要思维模式的转变,是一种摆脱竞争与妥协,去拥抱第3选择的心态。第3选择思维者的目标不是对立和选择,而是重建。对抗制鼓励人们考虑所谓的“输或赢”,“我的方法或你的方法”。然而,通往内心、个人以及整个世界的和平之路是第3选择,是“我们的方法”。
“协同”是改变世界的力量。生命不是零和博弈。当两方双赢、共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让彼此都感到满意时,才能做出合理决策。大多数冲突都是二元选择,第1选择是“我的方法”,第2选择是“你的方法”。通过协同,我们可以得到第3选择——“我们的方法”,一种视角更高、更好地解决冲突的方法,它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最棘手甚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生命中几乎所有的困境和严重分歧
不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属于哪一方,而在于我们如何思考,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认知模式。“认知模式”指的是影响我们行为的思维形式或类型,我们的认知模式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得到的结果。我们得到的结果建立在我们行为的基础上,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周遭世界!
获得“第3选择”思维,我们必须分四步转换思维模式。每一种思维模式都是下一阶段思维模式的基础,所以思维模式序列是非常重要的,第3选择思维模式: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
第3选择思维
1、思维模式1:“我看到自己”
我看到自己,即我将自己视为有创造力和自我意识的人,将自己视为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不只是在冲突中我支持的“一方”。我可能会与别人分享某种信仰或隶属于某个组织,但这些条件不能限定我,我自己决定自己的“故事”。
我看到自己,即有能力跳脱自我来检视自己的想法与情感,能审视自己的动机,自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动机、怀疑与偏见,检验过自己的设想,准备好与对方真诚相对:我为何陷入这种境地?是不是在以自我为中心?我需要关注和肯定吗?我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了吗?
要真正看到自己,我们可以审视我们的文化倾向和选择讲述冲突故事的角度!
审视文化倾向
很大程度上我们是被我们的文化所限定的。我们倾向于和我们所认同的人以同样方式来说话和思考;对自己是谁、自己这一生能做些什么反而漠不关心,我称之为“真实身份盗用”。这种身份盗用是非常真实的,它一直在发生着。原因很简单,人们无法区分个人思想与文化思想之间的区别。面对冲突,“两种选择”思维者很少质疑他们自己的既定程序,他们信赖看似完全合理实则存在缺陷的文化模式!
如果我能够认真地审视自己,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文化倾向,可以看到自己需要弥补的不足,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可以看到别人对我的期望,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真正动机。
认可反文化价值等于批评自我文化形象。我们可以超越职业角色和文化形象,通过改变固有文化思维来重新定义身份,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认识到自身的盲点和潜能,进而可以同时保持谦虚与自信。
选择故事视角
另外,虽然我们无法控制很多东西,但冲突之下我们还有选择,我们对自己的故事有一定的控制力,在生活的情节冲突中,我们不仅仅是剧中“角色”,还是决定故事情节如何展开的讲述者。我们选择的故事帮助了我们,反过来也解释了世界。它们指导我们重视某些东西而忽视其他东西。
“第3选择”永远由自身开始。它由内而外,来自内心深处,来自自信与谦虚。它来自使人们能够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衡量自身成见与偏见的自我意识,来自人们对改写自己故事的意愿。
第3选择是所有合作的基础,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其基础是双赢心态,并且是从“我”开始的
2、思维模式2:我看到你
我看到你,即视他人为人而非物,我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完整的人,有着与生俱来的价值、天赋、激情和力量。你不只是冲突中的“你那一方”,你理应得到尊严和我的尊重。
我看到你,即对我来说,你不是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使用的扳手或锤子,你是一个有着优点与缺点、个性与天赋的真正的人。我重视你的想法、你的经历、你的观点以及你的情感,并给予你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赞赏,我对你是一种外向、积极的感觉,我视你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态度、行为或信仰的集合体。
或许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不像我们了解自己的思想那般深入,或许我们会带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甚至偏见。我们跟别人打交道时,他的“装模作样”或惺惺作态我们都知道。问题是,我是这种人,还是真正真诚地尊重他人的人?记住,我们的认知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着我们的结果。
在“我看到你”思维模式里,有更广泛的同理心。如果我真的看到了你,我会主动去理解你,体会你的感受,将我们之间的冲突最小化、将协同最大化,会乐于接受对方带来的馈赠:天资、智慧、经验、学识以及独特的视角。我对你的尊敬就是真实的,而不是伪装的,我不仅仅要在行为上表现出尊重你,它会将我的人性与你紧密相连——如果我做出贬低你人格的行为,我也会贬低我自己。相反,如果你远在我的同理心范围之外,我便无法感你所感,见你所见,你和我永远都不会有我们在一起时的强大能量、独到见解或创新力。
带着“我对你有成见”的思维模式,我无法有完全的信任,无法发自内心地像维护自己的利益那样维护你的利益,我们要求人们为他们的不良行为负责,却不能对他们的良好品行给予肯定,自我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而产生的成见,这也是冲突开始的地方。成见使我们以负面眼光看待别人,令我们有优越感,使我们不会把他人视为独立个体,而仅仅把他们归为一类,这种情况下,第3选择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冲突环境中,只有当我不将你视为对立方时,我才有可能与你达成协同。
3、思维模式3:我找到你
我找到你,初衷在于找出并理解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自卫。我不会将你的异议视为威胁,而是渴望向你学习。我需要好好倾听你,会以同理心倾听,直至我真正理解你。
我找到你,即充分体会并真正理解别人是怎样的人,掌握对方的内心、思想和灵魂,而不是以批判对方为目的,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第3选择思维是违反直觉的:它激励我高度评价有异议的人而不是筑起防御之墙,这只有在真正相互理解的气氛中才能最自由地呼吸。
当别人与你的见解不同时,最好的应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并切实采取行动。不要否认或压制冲突,应该视之为达成共赢的机会。当我听到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时,我会走过去对他说:“你看事物有不同的视角,说给我听听”。当听到“我不喜欢那个人的演讲”时,我会说“愿闻其详”。如果分歧不大,我会得到一些领悟。首先先试着理解别人的观点,对方也会更愿意倾听我的观点。
“我找到你”思维模式与“自我防御”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第3选择”思维要求深层次的安全感,后者来自对自我的现实认知,以及对自己的独特天赋与观点的欣赏。防御心态则正相反:它来自不安全感和自我欺骗,并把所有异见者视为“物”。
保持同理心心态
我们需要同理心来倾听、感受、理解。在冲突中,当别人发言的时候,我们通常想的是自己如何回应和反驳,我们无法透过我们之间的“墙”倾听彼此。相反,用同理心倾听寻求的是理解彼此的想法与感受。
冲突最快的解决方案永远是用同理心倾听,用同理心倾听需要时间,但是它能够恢复受损或被破坏的关系、处理被压制与误解的问题,这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做到的,最终会拓宽你的思路。同时,积极倾听的技巧,如折射情感、复述观点、克制性评判与评论也都大有裨益;对于挑衅性的问题,我们必须用同理心开诚布公地交流,认真解决,否则就不可能成长、发现与创新。
同理心不同于同情,后者指的是在冲突中赞同或转而支持另外一方。用同理心倾听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别人的观点,它表示我们在努力领会别人的观点,意味着聆听他人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以便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对方的感受。
培养同理心的一个挑战是:我们的竞争思维非常强势,“对于支配、分化、层级关系的渴望”削弱了同理心的作用。“我们评判、评价、赞同或不赞同他人主张的自然倾向”是同理心的另一挑战。换句话说,你的原始反应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评价别人刚刚对你说过的话。这种交流通常是无害的,但是会激化冲突,令我们更武断并且削弱同理心作用。当分歧触及深层次的信仰或身份认同问题时,同理心作用往往会荡然无存!
然而,更大的挑战是保持同理心心态。如果你是因为我与你不同而找到我,如果你积极地关注我,真诚希望理解我的想法、我这样想的原因以及我的感受,你会惊讶于我为何那么快向你敞开心扉。但积极倾听的技巧也可能妨碍用同理心倾听。如果我感觉到你只是在假装对我的观点感兴趣,如果我感觉你仅仅把积极倾听技巧当成一种控制手段,我会感到非常愤怒。
做出稳健的决策
可怕的祸患不在于部分真相之间的猛烈冲突,而在于默默钳制另一半真相。这就是说,只要人们还在兼听双方,就总有希望,而一旦人们只听到一方的声音,错误就会僵化为偏见,而真相本身被夸大变成谬误就不能再发挥效用。
所以,当你与他人的关系出现紧张的时刻,当围墙高高筑起的时候,让我们利用同理心帮助我们做出稳健的决策:
-
对另一方说:“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与我不同,让我听听你的想法。”
- 保持安静,用心理解,集中全部注意力,专注倾听,积极关注。不要判断、评价、分析、注解、建议、怜悯、批判或辩论。
- 开口的唯一目的是保持倾诉的流畅性。说诸如“多告诉我一些”、“继续”之类的话,或者只说“嗯”。
- 对情绪保持密切关注。要肯定对方的感受:“你一定对此感到难过(气愤、受伤、担心、焦虑、失望、被背叛、迷茫、猜忌、烦恼、灰心)。”
- 使用“发言权杖”。只有持“发言权杖”的人才能发言,其他人必须保持安静,只要发言者手持“发言权杖”就不会被人打断,直至发言者认为自己的话已经被充分听取和理解为止。
- 以旁观者角度听对方讲故事。不要打断剧情,不会与剧情争论,也不会跟银幕顶嘴,暂时停止对现实的感觉,沉浸到剧情中,。
- 做好学习的准备。如果你够坦诚,你会获得领悟,获得思想的升华和观点的完善。改变观点是因为你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而不是意志薄弱的象征。
- 确保完全理解。如果有需要,把你听到的复述给对方听。讲出听到的内容和对方的感受。问问是否已经完全理解讲述者的话语。如果没有,继续努力倾听理解
- 表示感谢。受邀进入他人的思想与心灵是莫大荣幸。你会因为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部分真理而切实受益
我对我们之间的分歧感兴趣,而不是害怕这种分歧。没有什么比这句发自肺腑的话能更快地平息冲突的负能量了:”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与众不同,让我来听听你的想法。”
4、思维模式4:我和你协同
我和你协同,即要找出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一旦我们彼此充分理解,我们便开始寻求协同,寻找比我们各自能想到的更好的解决方案,迅速协同并创造性地合作解决问题。
协同模式与攻击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我攻击你”的思维模式是“我对你有成见”与“自我防御”这两种心态必然的逻辑结果,这是一种破坏性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下,我可能会怜悯你,可能会试着改变你,让你用我的观点思考,但本质上说,你依然只代表某种我无法忍受的东西,我会选择忽略你、嘲笑你或贬损你来捍卫自己。最后一步就是直接攻击:我必须打倒你。光我赢是不够的:你必须被击溃!
在攻击思维模式下,最好的结果就是妥协,也就是我们双方都会有所失。妥协一向声誉良好,人们认为达成妥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妥协不是协同。
相比之下,与“我攻击你”对立的“我和你协同”思维模式,是“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以及“我找到你”思维模式的必然结果。一切始于对自己、对你的真正尊重。接下来就是同理心阶段,在这一阶段要下定决心找出并理解真理的各个侧面。直到每个人都完全理解彼此的思想与情感之后,我才会继续协同下去寻找解决方案;
询问 “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表明寻找第3选择的意愿;在冲突或有创造性的环境中,这个问题帮助所有人放弃固执和成见,向着第3选择的思维模式发展。
列举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的要点和特征。同时回答下列问题:
-
-
是否所有人都参与了标准的制定?我们是否得到了最广泛人群的最普遍想法?
-
-
什么样的结果使每个人都成为赢家?“双赢”是什么样的?
-
在以下空白处建立模型,画图,集思广益,逆向思考,迅速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达成令人兴奋的协同之前,暂不下结论。遵循以下指导方针:
-
- “保持游戏心态。它不是”真实的”,人人都知道它是一个游戏。
-
-
-
建立模型。在白板上画示意图,流程图,构建实际模型,撰写草稿。
-
-
迅速执行。设置一个时间期限,保持活力,保持思维开阔。
-
酝酿多种想法,你无法预料哪一次不假思索的领悟就可能带来第3选择。
识别出第3选择,新的选择符合成功的标准。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用同理心倾听,注意要避免将错误性妥协与协同相混淆。妥协令人满意,但并不让人感到快乐。妥协意味着人人都有损失,协同意味着人人都有赢的可能。
除了缺少适当的思维模式,协同的第二个障碍是缺乏技能。协同是达到第3选择的过程,了解这一过程是如何起作用的很重要。
大多数两难困境都是虚假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当人们完全托付于彼此时,就能够取得奇迹般的协同效应,如果有正确的思维模式,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有目的地达成协同。
(1)以第3选择的思维模式提问,表明寻找第3选择的意愿;(2)界定每个人心中成功的标准;(3)创造第3选择解决方案;(4)达成第3选择协同方案
步骤1:以第3选择的思维模式提问
协同过程的第一步是提出第3选择的问题:“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这是一个改变一切的问题。如果答案是“愿意”,那么谈判瞬间就会变得没有必要,这样的答案必定会引导我们走向和解,冲突的张力将会释放。在低信任度的情况下,人们说出“愿意”可能会非常犹豫甚至勉强,但这是远离强硬立场、朝着充满希望的解决方案迈出的第一步。
真诚发问需要对自我思维进行再训练。不要再将自己视为一切智慧的客观而正确的思想源头,必须在相互尊重、珍视差异的思维模式内思考,必须深刻理解“两个人意见相左但又同时正确”这一矛盾现象。
此外,千万不要只将自己视为某一方的代表。必须超越我的不满、我的立场与思想、我的团队,视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能够塑造自己命运的独一无二的个体。从本质上来讲,协同是不可预测的。“你愿意与我一起寻找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愿意,但我不明白什么是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且我是不会妥协的。” “我不是要你妥协。我只想问你是否愿意和我共同创造一种比你我能想到的更好的东西。它并不存在,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
当我向他们提出第3选择的问题时,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卸下防御。但如果我从尊重出发,真正去寻求了解对方利益和立场的方法,那么无论有多么狐疑,他们的回答通常都是“是的,当然”。记住,如果我不能深刻理解他们,不给他们倾诉的机会,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拒绝我关于新的解决方案的任何提议。他们是有充足的理由这么做的。
当双方真正开始相互谅解并寻求一个比相互攻击更好的解决方案时,激烈的冲突就会戛然而止。记住,当你提出第3选择的问题时,你并不是要求他们放弃观点或立场。你们只是共同做一个思想实验,问问其他的可能性。为了完成这个实验,你们都需要暂时将自己的立场搁置一旁。
步骤2:界定所有人心中的成功标准
然而冲突点通常并不是关键,一般来说,严重冲突的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问题。真正要做的并不是解决冲突点,而是转变导致冲突发生的思维模式。
对于原则性的冲突,你不能简单地否定对方的原则。而且颇有讽刺的是,你要做的往往是分享这些原则。解决冲突的关键是提出一个更新、更好的共同原则,双方从共同原则出发,致力于达到全新的水平。
成功的标准多种多样,为了达成协同,我们需要设定一套稳健的标准,尽快地保障尽可能多的人的利益,用这种协同思维模式来界定成功的标准。如果没有这些重要标准,我们最终将不得不放弃我们的解决方案而重新来过,因为它并不代表真正的协同。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遵守全面的成功标准,那么我们将会避免很多失败。
设置成功标准,尽可能早地了解尽可能多的人的想法和他们的标准,能够帮助我们明确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这个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保证我们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你可能会感到疑惑:“如果有人坚持其他人无法接受的标准,那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已经按照第三步思维模式做出了努力,那么这种结果是不太可能的,在真正相互理解的前提下,我们将会知道各自的“赢”与“不赢”究竟是什么样的。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愿意寻找一个双赢的、我们还没有想到的标准吗?”一个肯定的回答将让我们做更深入的探究,从而发掘各种可能性。
拥有第3选择思维的人所面临的挑战是,要拿出更公平的标准来超越公平的原则。公平往往是有选择性的:我眼中的公平可能就是你眼中的不公平,这就是第3选择思维必须超越公平原则的原因。坦率地说,作为第3选择思维者,我们对公平不感兴趣,我们对协同更感兴趣。对我们来说,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是不够的。我们有更高的期待,如果只想要公平,公平需求可能会成为信任的敌人,那么我们就还没有真正建立第3选择的思维模式。相互信任是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的,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对方的利益,如果我们将精力浪费在谁49谁51的讨价还价上,我们就会因为追求‘公平’而破坏了信任。
在寻求第3选择的时候,试着把成功的标准罗列出来。在列举标准之前,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
-
是否每个人都参与了标准的制定?我们是否需要得到最广泛人群的最广泛的想法?
- 我们真正想要的结果是什么?真正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 什么样的结果使所有人都能“赢”?
- 我们愿意放下原有的需求,去寻找更好的结果吗?
当所有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满意时,你就可以着手创造第3选择
步骤3:创造第3选择解决方案
协同通常开始于一个人鼓足勇气说出一个重要的事实时,然后其他人也觉得他们要以诚相待,最终同理心让大家都投入到协同中。协同只需要你来开启协同的循环,开始的时候,你要肯对别人说:“你看问题与众不同。我要听听你的见解。”当所有人都得到倾听之后,可以问:“大家愿意去寻找第3选择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可以开始尝试满足成功标准的可能的解决方案。
请注意,寻找第3选择的过程中,几乎永远会涉及多种选择。我们建立模型、逆向思考、畅所欲言等,对各种解决方案充满信心,但暂时不要做判断。所有的协同都取决于你是否会不做任何限制地、自由地去尝试各种可能性。大家从原则上同意我的说法,但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要寻找的是全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必须愿意完全放下我们的立场,为建立第3选择腾出空间。我们必须愿意暂时不做判断、通过深思熟虑慎重寻找第3选择如此重要。协同法则认为:永远有更好的办法。
第3选择来自何处?我们到哪里去寻找第3选择?协同的源泉是什么?产生第3选择的直觉可以是普遍的,也可以是特定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突发的,我们不应该束缚我们的想法,有时,第3选择来自两个对立论点的结合。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利用冲突双方的想法,拿出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但它们总是崭新的、令人兴奋的、富有成效的。
达成协同需要用同理心倾听并坦诚对待有分歧的意见,协同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结合或利用敌对势力而达成。但最有意思的第3选择往往会在人们建立奇怪而意外的联系时迸发出来。需要注意:
-
-
- 第二,达成协同有助于我们从日常的例行思维中解放出来;
- 第三,达成协同需要一种寻找全新解决方案的意愿。
只要营造出真挚的、相互珍惜和彼此谅解的气氛,令人兴奋的事情就会发生,个人和团体在这样的氛围下将远离僵化,产生灵活的思维,产生不可预知的创造力。但无论在哪里,需要要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遵循一些基本规则,起初这些基本规则可能会让你觉得不适应,但你越尝试,就越渴望看到最后的结果,以下是基本规则:
-
-
保持游戏心态。它不是“真实的”,人人都知道它是一个游戏。
- 避免下结论。避免达成协议或共识。不要受到任何解决方案的诱惑。
- 避免判断别人或你自己的想法。无论想到什么,都提出来,没有人会要求你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只要摆脱限制,更要跳出限制。
- 建立模型。在白板上画出示意图、流程图,构建实际模型,撰写草稿。展示而不是叙述你的想法;要尽情展现,让每个人都看到你在想些什么。
- 激发他人的创意。颠覆传统观念,无论它听起来多么颠三倒四:“要是我们用橡胶铺路、用水泥做轮胎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确实促进了橡胶沥青的开发。将废旧轮胎中的橡胶成分与沥青相混合,显著降低了道路噪声。)
- 迅速执行。设置一个时间限制,让房间里的所有人保持活力,让创意思维奔涌而出。
- 酝酿多种想法。主题要丰富。思维要茁壮成长,开花发芽。要把草图画到墙上。你无法预料哪一次不假思索的领悟就可能变成第3选择。如果在结束时,魔幻剧场看起来不像一个创意丛林,那么你肯定没有达成协同。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荒谬的,那它就是没有希望的。”这并不是一句玩笑。
步骤4:达成第3选择协同方案
当我们对原有的争执与设想不再感兴趣时,我们就知道我们找到了第3选择。这个新选择以它的简洁雅致征服了我们,它符合我们所有的成功标准。新的选择不是妥协,妥协发生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放弃一些东西才能达成共识,因此造成的不满却久久不散!
简而言之,“我和你协同”思维模式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解决冲突,而是迸发无数新的可能性。它利用分歧而不是排斥分歧。它蕴含着富足的心态,坚信世上的一切都可以被发现与分享:解决方案、威望、利润、认同、可能性等。与攻击型思维模式相反,它是创新型思维模式。
第3选择的家庭实践
家庭成员彼此间存在差异,一些家庭有着更隐蔽、更微妙的情感虐待,比如低级的争吵、找碴儿、中伤等一系列不可理喻的行为,这是不健康的家庭关系;家庭是脆弱的,常见的失业、孩子出生等事件会导致冲突和家庭危机,但家庭危机的结果取决于心态。如果采取创造性而不是破坏性的思维模式,可以将危机转化为促进关系的机会。
我必须承认一个简单的事实:我有自由选择对任何刺激的反应,没有人可以在我的反对下强迫我感受或做任何事。也许我不能控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但我有能力决定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以及如何采取措施。
如果我审视自我,我就会有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就会选择自己的回应。我就能用宽容的言辞回答不友好的言辞,我就会用微笑代替生气。当面对一个辛苦了一天而身心疲惫的另一半,我就会体贴和关心他,而不是向他抱怨自己也辛苦了一天,似乎是为了比谁更悲惨。
可惜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精神空间,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自由。
“我看到你”意味着“我认同你独特的个性”。在家庭里,欣赏对方独一无二的个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爱不仅要对彼此有感觉,更要乐意视她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她。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珍惜彼此间的差异,不仅要容许它,还要欣赏它。欣赏、分享彼此间的差异,发挥彼此的独特天赋。不要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也不要给他们贴上某种标签,要特别重视他们独特的个性和特质,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到舒适和自信!
同理心“会让你对爱人的个性和弱点异常敏感,它会让你看见妻子与你的迥异之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气质,不同的缺点,还有不同的价值观。不要试图让你的配偶更完美,试着让他或她更快乐。我们都有一种倾向,希望我们的配偶越来越像自己,似乎自己的方法才是更好的。试图改变他人的方法并不可取,这样只会让我们在婚姻中漠视对方的独特天赋。不要试图改变他们,学会欣赏他们的与众不同,配合他们,并尽你所能让他们开心。
简而言之,如果我想拥有幸福的婚姻,我就一定要学会创造积极的协同。如果我想自己的孩子能友好合作,那么作为家长,我就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倾听、肯定和爱心。正如我打造自我身份一样,我也能决定家庭的命运。
倾听是智慧的开端。同理心倾听能够让父母听到孩子的话语里试图要表达的情感,理解孩子的感受和体会……父母需要一种能够帮助他们听到各种真相的开明思想和开放心态,无论真相是否令人愉快。
建立关系最大的困难是:我们不能看清或者说完全专注于对方的心灵、思想,在婚姻中尤其如此,凭借多年的经验,我们自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我们的伴侣,最终我们否认、逃避、不再倾听彼此,我们用冲突孤立了我们和孩子,结果就是“同理心缺失”。
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第3选择。它以两个独立的人以及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的婚姻开始。如果尊重自我与配偶并具有同理心,结果就是产生一种新的卓有成效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找到最真切的快乐和最深刻的满足感!
人们在处理这些问题,往往不仅没有协同,甚至没有尊重和同理心。如果你想进入积极的协同状态,不能过分强调“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等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甚至不要刻意去想我要和你共同达成第3选择,除非你有同理心并尊重他人。否则,协同尝试只会沦为心理游戏。
第3选择的职场实践
职场冲突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其存在,而在于我们以错误思维模式应对冲突。二元思维的回应是“对抗或逃避”,而协同型回应则是欢迎、接触和发现;很多人认识不到冲突是活力的一种信号,有思想的人总会有不同意见,当人们切实思考工作时,往往就会产生冲突。
遗憾的是,大多数公司员工受思想所禁锢,需要鼓足勇气才会向主管提出质疑,因害怕被无视或打压,导致公司公司陷入一片可怕的沉寂;作为具有两种选择思维的上司,你会有两种选择:对抗或逃避。逃避意味着屈服。妥协式的“和解”往往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甚至对员工不公平;
协同思维才能产出创新力量。突破性创新常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而不存在于非主流同质性思维。平庸公司对新思想深感怀疑,厌恶颠覆,归咎外力,视颠覆性技术为威胁。
第3选择思维的公司欢迎颠覆,在维持成功的同时,接受外部多种多样的新想法,整合互补型团队的分歧观点,打造无边界合作的互助性团队。公司并购原因众多,组建协同型团队、能创造新业务和产业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建立第3选择公司的机会,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第3选择的教育实践
商界认为教育组织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效率,需通过竞争来推动变革和提高质量,甚至建议私有化教育体系。教育工作者则认为教育是天职,不应被利润动机污染,私有制会导致不公平。
第3选择的教育实践是培养真正的领导者,他们开发个性与技能,采取有原则的行动,实现持久成功,不与他人竞争,而是做内心的领导者。
第3选择的法律实践
“非诉讼解决机制”是一种缓解诉讼压力的好方法,提供更好、更快、更划算的结果,与协同理念相似。调解员关注解决问题,维护当事人关系,而不是纠结胜负。相比之下,诉讼常以摧毁对手为目标。和平使者寻求共鸣,了解对手。对抗型思维模式下的决定往往没有真正的赢家!
在解决艰难冲突时,如果事情发展不如我们所愿,我们常会感到挫折,此时需要更多内在意志与力量。作为第3选择思维者,同样如此,问题越重大,越需要内在的安全感、耐心、尊重、勇气、同理心、决心和创造力。
我们可能失去耐心、反应过度、自卫、受伤害、被动,或退回到“对抗或逃避”的旧有方式。这些情况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我们需要做更多努力。我们要学会微笑、深呼吸、道歉并倾听对方,在内心发展更大的力量,使性格更坚强。通过培养积极想法、开放心态和生活习惯,开发内在力量和安全感,从而更有助于创造第3种选择,获得由内而外的力量。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