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15分钟掌握第一性原理的全部奥秘

导言

第一性原理并不是系统的中心思想,而是这个系统之外的一个元前提,不是系统之内,而是系统之外,不是归纳的,而是演绎的。要想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作为基石假设的第一性原理击碎;

精华大纲 
一、逻辑思维:归纳与演绎
二、第一性原理的内涵
三、第一性原理与破界创新
四、第一性原理与万物至理
五、基于第一性原理创新的阻碍
精华点评
1

一、逻辑推理:归纳与演绎

人日常生活中有两种常用的基本推理方法:一种是归纳法;另一种是演绎法。归纳是从多个个别的事物中获得普遍的规则;演绎与归纳相反,演绎是从普遍性规则推导出个别性规则

1、归纳法

归纳法就是从大量的试验和观察结果中寻找和总结规律的方法。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又叫做归纳推理;
通常人们在使用归纳法时,往往会先设定一定的参照,从人类的思考惯性出发,这种参照往往是空间或时间,因此,归纳法是一种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规律推广到所有时间和空间中的思维方式。空间性归纳,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默认在某个空间内有效的规律,在其他空间甚至全部空间中也是有效的。时间性归纳,顾名思义就是人们认为某些在过去的时间里成立的规则,在当前甚至未来的时间里也同样有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未来的世界未必与过去或者现在的世界相同,所以在过去或现在有效的规律在未来却不一定依旧成立,即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小概率事件,推而广之为整类事物超时空所共有的规律。其实,人类所犯的很多错误都是源于把边界之内的规律不恰当地推到了边界之外;

只能证伪而不能证明

独立的可重复性是科学界检验规律是否成立的重要方法论,虽然在科学领域中,归纳法以所谓的“独立可重复性”作为标准,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但纳法总结出来的规律不一定是真理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它属于合情推理,只能证伪,不能证明,换句话说,归纳法的结论就是等待被推翻的假说,可以找出特例证伪,而不能穷举来证明其结论;

归纳法求存不求真

人类进化出一种合理的认知习惯,即用较小的认知成本获得维护我们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和相对正确的知识,虽然归纳法不能得到真理,但可以帮我们生存下来,或者暂时性生存下来。但是,这种认知习惯具有连续性和局限性,人类不但总是忽略边界的出现,而且在跨越边界之后,仍然会习惯性地以原有的规律去衡量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
商业场景中,管理者通常都是基于经验预测未来,因为我们相信过去和未来之间存在连续性。对管理者来说,经验是决定经营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员工来说,经验是决定工作能力的关键指标。但是,当企业的发展发生重大改变,第二曲线和第一曲线存在非连续性时,在原有业务曲线中经验丰富的员工,在新的业务曲线中往往表现得拙劣,他们身处体系之内,被连续性假设裹挟,根本无法摆脱思维惯性对自身的禁锢;

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的隐含条件

大多数人会认为了解到的知识都是真理,归纳得到的规律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更加真实的情况是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忽略或默认推论过程中的隐含假设。所谓隐含假设,就是推论在逻辑层面的大前提
推翻一个结论,不要从结论入手,而是要从它的隐含假设开始,如果根基的隐含假设不成立,结论自然不成立。这也是辩论高手的常用方法,从基石和结构切入,不要从内容入手;
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隐含假设,它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前提性假设,而连续性假设并不是归纳法本身能够证明的我们需要的证据是我们要证明的对象,从逻辑层面来看,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证明连续性假设,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悖论。
如果你有机会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你会发现生活、工作中很多所谓自明的东西,其实都是假设。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认知边界。

2、演绎法

演绎法就是从已知的定律经过逻辑推演得到新的定律的方法。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演绎法三段论

归纳法是将眼睛看得到的事实归纳为规律,基本上用的是感性思维,而演绎法是理性思维的主要用智形式,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
逻辑推理是严格的逻辑推理,一般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即从两个反映客观世界对象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得出新的判断的推理形式,是理性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
三段论,顾名思义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

演绎逻辑比事实更真

在演绎法的推导过程中,存在一个重要的准则,即逻辑正确,也就是说,我们从A推导出B,中间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推理。
关于演绎法和归纳法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争论的核心就是逻辑与实践的关系,是逻辑引导实践,还是实践引导逻辑
东方人的思维倚重『实践出真知』,我们相信实践第一,真知第二,真知建立在实践之上,这是典型的归纳法。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运行在实践上的试错法;大多数人在解决问题时也会选择归纳法,通过实践获取经验,然后将经验进行推广。实际上,如果企业的发展始终沿着第一曲线不断进步,归纳法确实有效。但是,当企业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换的时候,也就是进入创新领域的时候,需要的是演绎法,即大胆提出假设,并用实践去验证。

前提准确性是演绎法的隐含条件

演绎法思维可以从逻辑的维度高效地解决某个领域的全部问题,但演绎法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能证伪。在演绎法三段论推导的过程中,只有前提正确,才能保证结论正确。但是,我们如何确认前提是正确的呢?归根结底,演绎法的前提来自归纳法,所以演绎法终极无效;从这个角度来说,演绎法的隐含假设就是前提。演绎法的价值在于其可保真性,实际上,可保真性取决于前提为真,而来自归纳法的前提不能确定为真。所以,使用演绎法的关键在于确保前提的正确性,即前提不能来自归纳法
那么我们怎么能保证在大系统中演绎法前提的确定性呢?同样的道理,这个前提不能来自归纳法,我们需要从更大范围的系统中找到一个演绎推理的结论,将它继承过来作为三段论的前提。即演绎法的链条不能无限地倒推下去,最终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一个能够自确定的元起点——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也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
 
2

二、第一性原理的内涵

任何系统都有基石假设

“第一性原理”是哲科思维的核心,如果没有第一性原理,所有理性系统的建立就都无从谈起,第一性原理是任何理性系统的根基性命题;
640-9
理性系统与第一性原理
在哲科思维中,有一个最底层、最根基性的算法公式:第一性原理 + 演绎法 =>理性系统;也就是说,依据已经给定的某个第一性原理,加上演绎法的推理方式,我们就可以把系统之内的其他所有命题推理出来。换句话说,任何理性系统内部都是用演绎法来推论的,而推论必须建立在第一性原理之上;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向性法则”:第一性原理是一个直接给定的且可以自确认的元前提,而不是在这个系统中推理出来的结果需要把第一性原理放在理性系统之外,它是系统的大前提,由它加上演绎法,推出整个理性系统。
在不同的系统中,第一性原理存在的形式和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在科学领域,科学家总是把第一性原理称为第一因;在哲学领域,哲学家常常将第一性原理与逻辑奇点画上等号。它是系统之外的,既是自确定的,也是元起点,是基石假设,是整个推理过程中的第一因,又被称为逻辑奇点等,对应我们在中学学到的概念“公理”。但无论是在什么系统中,第一性原理作为系统的根基性命题的地位始终都无法被撼动;
第一性原理并不是系统的中心思想,而是这个系统之外的一个元前提,不是系统之内,而是系统之外。根据“简一律”,我们知道每一个理性系统都可以简化为一个根本原则,实际上,这个中心思想并不是第一性原理,而是来自于第一性原理。简单来讲,中心思想是在系统之内的,是由第一性原理加上演绎法推导而出的。比如牛顿经典力学的中心思想是F=ma,它的第一性原理是惯性假设和引力假设,惯性假设和引力假设加上演绎法推导出力学公式F=ma;
640-10

第一性原理的层级之分

系统之间是有层级之分的,最简单直接的划分方式就是“母系统”和“子系统”,母系统的中心思想可以作为子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从系统的维度来说,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所以不同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间也有层级之分;
实际上,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相应地,第一性原理也有自己的作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第一性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公理化思维:人类思维巅峰

公理化思维是人类在生活和工作中,以公理或第一性原理为根基,运用逻辑思维去推理,并建立其他理性思维体系的一种方式;有时候,逻辑推导过程比最终结果更重要我们需要培养公理化思维,以第一性原理为根基,运用逻辑去找到超出我们认知极限问题的答案,超越感官对我们的禁闭,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推导出全新的世界,进而建立其他理性思维体系。
欧几里得对人类科学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建立几何学,更重要的是他首创了一种演绎法思维方式:从为数不多的公理出发,推导出所有定理和命题,从而构建了整个平面几何体系。
笛卡儿把公理化方法引入哲学,最后推导出一个结论——我思故我在。这句话被称为整个形而上学的第一性原理,也是唯一的第一性原理。虽然“我思故我在”作为基石假设过于薄弱,没有办法承载人类的知识大厦,但在哲学领域同样属于一种进步,它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建立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这两条公理之上;而广义相对论建立在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这两条公理之上

达尔文的进化论体系有两条公理:第一条,遗传变异;第二条,生存竞争。在这两个公理的基础上,达尔文通过逻辑推导得出了他的自然选择进化论;

640-11
自然选择进化论的公理化架构
尽管现在中国的应用科学技术已经名列前茅,并且还在大力扶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依然缺乏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突破性创举的科学家。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西方国家所谓基础科学的背后还有一个根基性的东西——公理化思维,而这种思维模式恰好是我们所缺乏的。
3

三、第一性原理与破界创新

破界创新,即打破基石,边界外延。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作为基石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创新“不破不立”,“破”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立”的是新的第一性原理,这个方法就是破界创新。
熊彼特有句名言:“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也绝无可能出现一辆火车。”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理性思维是帮助我们看到世界真相的一种助力,但同时也是把我们禁锢在某一个边界之内的一种束缚。所以要想实现破界创新,我们首先必须打破自身的认知边界,然后才能进入一个更大的真理时空,从更高的维度去建立更庞大的系统;

破界创新三部曲

在企业的创新模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叫作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也叫『第二曲线创新』,事实上,破界创新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式创新。所谓的破界,不是破外在现实的边界,而是破内在认知的边界;破界创新则是通过打破内在认知边界引起外在现实变化,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创新方式。
实际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任何理性系统的边界都是由第一性原理决定的。也就是说,第一性原理作为理性系统得以形成的元起点,虽然支撑了整个理性系统,但同时也禁锢了这个系统的边界;要想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作为基石假设的第一性原理击碎
640-19
第一性原理支撑了理性系统
第一性原理并不在理性系统之内,我们作为系统内部的组成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发现第一性原理,更遑论打破它。所以,我们必须从系统中跳脱出来,从外部发现第一性原理,然后合理地打破它,塑造新的第一性原理,去构筑新的系统。对个人来说,个人的成长必须打破认知的黑洞;对组织来说,组织的变革需要打破系统的黑洞;
我们一直在强调“不破不立”,“破”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立”的是一个新的第一性原理,这个方法论就叫作破界创新。
640-12
破界创新示意图

  • “破”隐含假设

    对既有的系统,人们通常会遗忘隐含的基石假设(故称之为“隐含假设”),所以破界创新的第一步就是破隐含假设(也是破界创新最难的一步)。

  • “立”基石假设
    当隐含假设已经被识别,其中的逻辑漏洞也就立刻显现,而如果这个错误能够被第一时间察觉,一个新的基石假设便能够很容易被建立起来;只有基于基础学科的基石假设,才会构建出一个更大的系统。
  • “见”全新系统
    在新的“基石假设”之上,通过公理化方法演绎出新系统,在完成这一步骤之后,自然就会生成新系统的边界;
破界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是在内容上做功,而是在结构上做功,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做功。过去我们认为,事业成功需要的是努力、勤奋和大量的时间,但那些工作全都在系统的边界之内。其实,创业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认知,是在系统之外的东西,需要静下来,独立思考。

破界创新的难点

事实上,破界创新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发现和打破隐含假设,最常见的隐含假设就是群体信念,它包含你与周围人的共识,也有行业的常规,它们往往构成我们认知的隐含假设,而你身处群体信念之内,却难以察觉。我们要学会质疑群体性的共识,敢于打破群体信念是破除隐含假设的方法之一;

成为创新企业家

识别并打破隐含假设是破界创新的关键点,也是企业增长和个人成长的不二法门,创新创业家要解决的是边界问题,是破界创新,它让原有的问题变得无关紧要。
很多人都听过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如果你问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会回答说需要速度更快的马车。”福特并没有解决马车的问题,但他的汽车让马车的问题变得无关紧要。破界创新并没有解决原有系统的极限问题,但是让原有系统的极限点问题变得无关紧要。如果我们眼睛永远盯着系统边界里面的问题,将永远突破不了边界。第二曲线根本不是为了解决第一曲线的极限点问题,而是构建一个新的系统,让第一曲线的极限点变得无关紧要。
苹果公司遵循了破界创新三部曲的模式:第一,质疑并打破原有隐含假设——凭什么计算机只能用于商业。第二,重构“基石假设”——每个家庭都可以拥有一台计算机。第三,建立全新系统——既然计算机应该进入家庭,那么计算机的所有相关要素都应在家庭使用的大前提下展开,如价格、软件、体积等。最终,当第一性原理确定之后,所有的细枝末节都会自然地发生变化,从而构筑起一个全新的系统,苹果公司也取得巨大成功;

组织的破界创新

卓有成效的战略变革,不是从内容着手,而是从结构着手。破解创新的难点就是发现并打破隐含假设。而隐含假设对应到组织时,往往表现为使命、文化,所以发现并打破隐含假设的过程,往往是重建使命、文化和战略的过程,我们称其为“组织刷新”。
我们一直在强调,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是一家企业发展的真正边界,鲍尔默时代微软业绩节节攀升,但市值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成于第一曲线,失于第二曲线。纳德拉是微软第二曲线的创作者。
纳德拉在自己的《刷新》一书中,曾经提到这样一种说法:『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该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纳德拉深刻地理解熵增定律,明白大多数独立系统都会不由自主地趋向于熵增,随着熵的持续增加,任何组织都会到达混乱无序状态的临界点。
事实上,使命是一家公司的战略起点和支撑点,任何一家公司的旧战略都是基于旧使命的,当你刷新使命时,新的战略就会自然涌现,并最终形成新的企业文化,我们将这一过程总结为刷新使命、刷新文化和刷新战略。
640-14
使命和战略的破界创新
  • 首先,刷新使命。组织必须回答一个问题,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而存在?
  • 其次,刷新文化。德鲁克曾说:“文化把战略当早餐吃。”如果你只盯着战略,必定会失败,因为既有的文化会把阻碍新战略。纳德拉非常相信这句话,他说:『最终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是其现行文化的滞后反应』

    关于文化,纳德拉说:“文化或许是一个模糊、难以捉摸的词。对一个组织来说,与文化最相关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坚守的价值观、风俗、信仰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实践。但我认为,文化是一个由个体思维组成的复杂体系,比如在我前面的这些人的思维。文化是一个组织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但塑造它的是个人。”这是非常睿智的观点,很难从内容层面说清楚文化是什么,应该从思维结构入手。

    世界的思维分成两种思维,一种思维叫固化型思维,即人的能力是天生不变的,包括智商;另外一种思维是成长型思维,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的,甚至认为人的智商也可以通过努力而提高;固化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相比,一个是看结果,一个是看过程。640-13

成长型思维与固化型思维
纳德拉刷新微软文化时,用了非常简洁的一句话——从固化型思维转为成长型思维。纳德拉说:“固化型思维的公司总在逃避风险,却又期待创新的出现。而成长型思维则会把关注点从到底做错了什么,转变到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 最后,刷新战略。刷新了企业的使命、文化之后,刷新战略就变得非常容易。如果你的企业暂时没有使命,就不要硬套,找到深层次的隐含假设或第一性原理作为战略基石。

基于第一性原理创新

如果说破界创新的关键词是“破”,那么第一性原理创新的关键字则是“立”。它是公理化思维在创新中的应用,是从一个抽象的第一性原理出发,用逻辑思维将其拆解,进而推导出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打破原有认知,寻找并建立新系统的过程。
破界创新有3个步骤:识别隐含假设,建立基石假设,构建全新系统。其中,最难的是第一步,是它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第一性原理创新的重点是找到第一性原理,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是基于第一性原理去推导创新方法和过程,也是构建新商业系统的过程这是两种创新模型不同的要点。
640-18
一般来讲,大多数企业进行的创新工作使用的都是归纳法的逻辑,我们需要从归纳创新到演绎创新。创业者或经营者根据以往的实践成功经验,归纳并总结出某种创新模型,然后通过把这种模型推广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或各个门店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更深层次的分析角度来看,你会发现所有从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创新模型,最终都会符合某种第一性原理。
不如换一种视角,将这种归纳创新变为演绎创新,使用演绎的方法直接定位到某种对企业发展有根源性促进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然后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推导出新的创新模型,最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模型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指导创新实践。
第一性原理通常处于系统之外,往往来自其他更高维度的系统。我们在商业系统中是找不到其第一性原理的,只能在更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才能找到它,因此重要学科的基础原理可以作为商业的第一性原理。
马斯克曾在接受TED主持人采访时,阐述了他的“第一性原理”:『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用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去做,这样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基于第一性原理创新不是把不同领域里的经验归纳出来,而是从一个抽象的第一性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思维的拆解,推导出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打破原有的群体认知,找到一个新的路径,去建立新的更好的系统
换句话说,马斯克的创新并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经验归纳模式,而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创新,是演绎法,是将同一种思维方式运用于不同的领域。其学习方式是迁移式学习,迁移式学习将知识拆解为基本原理,在新领域中重构基本原理,这种学习方式也并非归纳法,归纳法很难将在一个领域里获得的成功迁移到另外一个领域。

元认知与多元思维模型

成年人学习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信息量,而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型。在低水平的思维模型中,增加再多的内容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只有提升思维模型的水平,才能让我们接纳更多高维的信息和知识。利用人类的元认知作为第一性原理,打破认知,去建立新的思维模型,然后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将这种思维模型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芒格曾经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芒格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思维层次的病叫作“锤子综合征”。简单来讲,如果你的手中只有一把锤子,你满世界看到的都是钉子。如果我们的思维模型是错误的,或者只用一种思维模型看待世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出现扭曲,就是所谓的“锤子综合征”。
芒格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并不是要求我们深入地学习每个学科,而只是学习每个学科中真正的大道理。所谓的大道理,其实就是每个学科的基础思维。芒格列举了一些他认为重要理论,比如有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的临界质量模型、化学的自我催化模型,以及工程学的备份模型等。芒格认为,掌握100个模型就差不多可以拥有通识智慧了,而非常重要的不超过10个。
4

四、第一性原理与万物至理

若将整个宇宙当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也有它的第一性原理,科学家们把它称为“万物至理”。爱因斯坦推导相对论的过程,就是他打破物理学的隐含假设,建立全新基石假设,不断探寻万物至理的过程。不过,受限于人类当前的认知水平,我们很难准确地找到所有系统最终的元起点。

洞见公理比推导更困难

爱因斯坦认为,理论家的工作可分为两步,首先是发现公理,其次是从公理出发推出结论。当有人询问爱因斯坦发现公理和从公理推出结论哪一步更难时,爱因斯坦认为,第二步从公理出发去推导结论,只要勤奋和聪明就一定能够成功,而第一步发现公理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言外之意,发现公理更难。
从哲科思维的演绎法出发找到作为系统根基的公理,是一个与逻辑推导能力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在演绎法的单向性法则约束下,身处系统内部,我们可以基于直接给定的公理使用逻辑推导的方式得到系统中的所有命题,但我们并不能从系统的命题中倒推出在系统之外的第一性原理,除非我们可以跳出自身所处的系统,从外部视角进行分析
既然公理或第一性原理并不是逻辑推导出来的,那么它从何而来呢?实际上,在找到系统根基公理的这个过程中,迄今为止也没有科学家或哲学家能够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论,即使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去不断地假设,然后持续地试错,直至定位到准确的第一性原理

理念世界与思想实验

爱因斯坦在发现公理方面有两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论,首先来说第一种,我们称之为“定律中的定律”。
在一般情况下,普通的科学家都会致力于研究学科内部的学问,却不会去研究作为学科基础的第一性原理,因为对他们来说,第一性原理的存在就是一个直接给定的前提假设。
然而,真正顶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科系统之下作为基础的第一性原理,而深挖基础后,爱因斯坦发现,几乎所有从实验室中总结出来的物理学规律(第一性原理),归根结底都需要满足某些固定的定理,这些也被称为“定律中的定律”,比如要满足对称性、能量守恒定律和某种最小作用量原理等。这些定理并不存在于某个物理学的细分系统中,而是作为整个物理学的学科基础存在的。
爱因斯坦在发现公理方面的第二个方法论,其实是很多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公认的有效途径,我们称之为“思想实验”。简单来说,思想实验就是在大脑中进行纯逻辑的推演。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帮助我们找到位于元起点的公理?也许是好奇心,也许是求知欲。一般来讲,大多数人只会对那些于自己有利的事物感兴趣,而公理往往是以不可见或容易被忽略的形式出现,比如学科系统中的前提假设,以及已经在公众心智中形成群体认知的理念。所以,我们常常满足于直接给定的公理化假设,很少去质疑或进一步探询;
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说过,所谓哲学,“起始于对所谓自明的问题的追问”。除了好奇心,元起点的定位还要依靠人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知识是给定的内容,而想象力是突破已知的重要力量。
大多数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宗旨是“实践出真知”,这种基于归纳法思维的研究方式,在今天依旧是很多普通科学家最常用的方法。爱因斯坦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理论,还因为他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研究人员的实际工作方法,将科学研究引入一个新的哲科时代。

推导出的狭义相对论

在爱因斯坦之前,物理学经历了两次伟大的统一:第一次是牛顿统一了天上和地上的引力;第二次是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力、磁力和光
爱因斯坦认为无论是引力、电力还是磁力,从本质上讲,它们都属于自然世界中的某个系统,所以这两个理论之间应该有某种更根基层次的逻辑自洽。
在对原有的物理学系统产生怀疑之后,爱因斯坦开始考虑第二步:如何树立新的基石假设。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建立在两个新的基石假设之上:第一个基石假设是相对性原理,第二个基石假设是光速不变。在这两个基石假设的基础上,爱因斯坦成功地推导出了伟大的狭义相对论,从这个角度来讲,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这座桥梁的两个根基。
物理学定律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下都成立的假设和光速始终不变的假设结合推导出了一个结论——光速不变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下都成立。也就是说,对任何以匀速直线运动的人来讲,光速永远不变。处在匀速直线运动的事物,不管运动速度有多快,对这个事物而言,光永远是以光速运动的。
爱因斯坦用哲学推导的方式发现,如果在光速运动的情况下,时间不再是绝对参考系,光速不变才是绝对参考系。在光速运动的环境下,时间的地位从绝对参考系降级为“相对时间”,而时间也应该建构在光速不变的基础之上;
640-15
在这个方程中,时间是光的函数,光速变成那个绝对不变的参考系,时间变成相对可变的因变量。
打破原有系统的边界之后,爱因斯坦又建立了新的隐含假设,他认为光速不变才是真正的第一性原理。在这个基石假设之上,如果快速运动的人和静止的人测量的光速都一样,那么解决佯谬的办法似乎只有一个:对于快速运动的人来说,时间变慢了。如果这个物体可以达到光速运动,对这个物体来讲,时间应该是相对静止的。实际上,这才是狭义相对论的内涵,但这也是在现实世界中无论如何都很难被接受的结论。
640-17
从绝对时间升级为绝对光速

推导出的广义相对论

为了打破原有系统的限制,爱因斯坦提出了最大胆、最彻底的推论,从根基上否定了经典力学。他认为,地球之所以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并不是因为太阳对地球有一个引力,换句话说,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按照爱因斯坦的设想,大质能的物体会造成周围时空场弯曲,如果有其他物体在这个时空中运动,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自然会呈现出弯曲的运动轨迹
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与空间、质量与能量;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直接在时空和质能之间搭建起了桥梁,用两者的关系重新阐释了宇宙中星体运动的规律。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将爱因斯坦的理论突破认知为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创新。换句话说,爱因斯坦的历次重大突破,完全是哲科思维中第一性原理的突破;
5

五、第一性原理创新的阻碍

1、『从众效应』

在组织中,我们很容易被群体的信念影响,甚至会因此而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寻求安心,这就是“从众效应”。破界创新的难点就是隐含假设,而最重要的隐含假设之一就是“从众效应”。对我们来说,只有认知到这个桎梏,才有机会从中跳出。破界创新的难点就是发现隐含假设。在所有的隐含假设里,“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就是最重要的一种。

事实上,我们所做的绝大部分决策和事情的隐含假设,就是因为周围的人是这么想的,这就是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从众效应,并且其在组织中常常表现为群体信念;

真理符合论与真理连贯论

德威特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真理观:一种是真理符合论;另一种是真理连贯论真理符合论,就是信念是否与客观事实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客观事实一致,就是真理。而所谓真理连贯论,是指信念与群体信念是否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群体信念一致,就是真理;

真理符合论是绝大多数人的真理观,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相信的真理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客观事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但在我们认知这个事物的过程中,经历大脑处理之后产生认知,无论如何都只能是主观信念。所谓的客观事实,都是用主观信念覆盖于其上,而且根本无法与主观信念相剥离。如果你没有主观信念,你就无法感受到客观事实,而一旦你用主观信念去处理,那么“客观”两个字就不存在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容易把“眼见为实”作为隐含假设去推导客观事实。我们从小到大信奉的“眼见为实”的准则未必很准,恰恰是眼睛扭曲和遮蔽了事实。我们所认同的正确,只是一种在“简化”和“扭曲”之后的约定俗成而已

人类通过采用『最小作用力原理』发展出的求存而不求真的认知系统简化和扭曲了物态的感官系统,有效地建立了我们的生存辨识系统,但同时也付出了永远无法认知世界“真相”的代价。
真理连贯论,也就是根据信念与群体信念的一致性,判断信念是否为真理的方法。简单来讲,如果某个信念与群体信念一致,那么这个信念就被认为是“真理”。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被群体信念影响,更可怕的是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就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模式。
我们会很容易陷入所谓的“群体连贯论”,也就是用一个更高维度的群体信念去证明另一个群体信念的正确性,换句话说,我们用来证明对象的证据,恰恰是我们要证明的对象本身。这种自证其明的推导,显然是无法完成的循环论证。

从众效应与乌合之众

‘真’这种东西,原本应该是指剔除了主观性之后所预留下来的纯客观成分,可你借以获知对象的唯一手段偏偏就是那主观属性本身,除此以外,你一无所有。当我们去处理情况时,会使用一个由一套假设、期望和经验构成的参考系。我们对那些不符合这种参考系的事物往往采取忽视、误解或否认的态度。结果是,我们通常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所谓真理的真相,就是这么沉重。根据最新的科学发现,大多数人自幼接受并确信的实证事实的信念,都是被错误理解的概念性事实。而世俗意义上的“真理”就是,所有人都相信的就是真的
在这种隐含假设的影响下,我们经常会以群体认知评判一个人的对错,如果你的信念与集体不一样,一定是你错了。不合群的人注定错误,这就是从众效应下追求个性的原罪。共同的集体信念,哪怕是明显违背常识,也会主导群体思维,身处群体之中,即使群体信念错了,原则上我们是不可能看出群体在犯错,这就是所谓的真理的结构性缺陷;
勒庞把受到从众效应极端影响的人们称为“乌合之众”,在这个基础上,勒庞又延伸出3个重要的观点,即群体无智慧、群体无逻辑和群体无意识。
  • 群体无智慧。大多数人都认为群体智慧要高于个人智慧,但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 群体无逻辑。既然群体无智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帮助群体获取智慧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群体内部,逻辑始终无效。对群体而言,“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而“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 群体无意识。可以理解为群体无自由意志,这是最为悲愤的一点,个体没有自由意识这件事情几乎可以被称为最终论断。个体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那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所谓的真理的隐含假设是“群体信念”,这是内置到我们基因里的,使任何人都难以逃脱。认知到这种桎梏,我们才有机会跳出,我们应该想着如何打破从众天性的限制,即便一个人的力量相对微小,但随着打破限制的人越来越多,人类终将打破这种限制,走向更远的未来。

2、缺乏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第一特征,也是打破认知边界的必要条件。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普遍怀疑,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质疑群体共识的观点,才可以打破原有的认知藩篱,突破创新。
由于人类认知边界的限制,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客观真理”,却存在大量暂时正确的信念和逻辑,在逻辑学领域,信念“正确”的判断标准是“逻辑三洽”,即自洽、他洽和续洽:
  • 逻辑自洽。所谓逻辑自洽,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体系环节自身可以自圆其说;二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与相关事实之间可以相互证明。逻辑与事实之间的相互验证,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逻辑他洽。简单来说,逻辑他洽就是信念所处的逻辑系统,要与周边相关的逻辑系统以及更深层次的逻辑系统保持一致。
  • 逻辑续洽。逻辑续洽是指原有被证明暂时正确的信念,在时代和场景发生变化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逻辑正确。换个角度来讲,当信念涉及的领域内出现新事物、新信息和新证据时,我们必须判断原有的信念是否依然可以与新的经验或信息相融

主体性认同与群体信念

主体性认同是指人们对自身所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人们基于主体性认同站在己方正确而对方错误的逻辑制高点上,会产生一种思想层面的优越感,但在我们的生活中,99%的争吵其实都不是为了捍卫“我的思想”和我们,而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对自身存在性的防卫。这背后就是并不存在的“我”一直在推动着我们,为了自身的存在性而争斗。这不是道理之争,而是尊严之争。
我们可以以逻辑三洽为标准去衡量自身信念是否具备暂时的正确性,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然有两大难点无法克服。首先,逻辑三洽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它是一门高深的逻辑学技能,没有学过逻辑学专业知识或受过专业逻辑训练的人,很难自如地应用这种方法;其次,在逻辑和理性之上,始终存在一个更强大的力量,它阻碍了我们对理念正确的判断,这个力量叫作“我执”,而破除“我执”的过程需要应用批判性思维;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有一种比主体性认同更加可怕的影响力,那就是群体信念,即比“我的思想”更可怕的是“我们的思想”。随着这种自我认同的逐渐加深,每个群体都会相信自己掌握了真理,并认为“我们”是对的,然后认为“别人”是错的,所以“别人”是邪恶的。
正如人与人之间会为了证明自身的存在而争吵一样,群体之间会为了证实自身理论的正确性而产生斗争,同时这种斗争也会从道理之争逐渐转变为主体存在之争。这种所谓群体认知中的道理,实际上也并不是道理,它更像是一种立场,站在群体的角度,尽量捍卫自身存在性的立场。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些群体之间的争论,不是道理之争,而是立场之争,这种争论并不是为了捍卫“我们的思想”,而是为了捍卫“我们自己”。

批判性思维的建立

正是由于有了“主体性认知”和“群体信念”的存在,在破除隐含假设的逻辑之前,必须先勇于承认和破除两件事:一是“我错了”;二是“我们错了”。
  • 可证伪的“我错了”
在波普尔的理论当中,所谓科学一定具备一个特性,那就是它有可能是错的,所以他认为科学家的第一要务,就是去证明自己研究的科学有可能是错的。比如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具备明显的可证伪性。他甚至预测出光从太阳旁边通过时弯曲的具体角度,这样,如果之后有人验证这个角度是错误的,那么等同于说明了广义相对论是错误的。
可证伪性并不是从这个理论自身出发去探讨其具备可证伪的或是不可证伪的特性;它更像是一种人类面对理论所抱持的态度;
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会看到一些不可证伪的信息,但它们对我们的不利影响实际上并不强烈,而最有害的信念就是明目张胆地抵制批评的信念。比如“不要质疑我,否则坏事就会发生”,再比如“信则灵,不信则不灵”,这种既带有一定强迫意味,又没有提出具体参照标准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无法证伪的。
美国企业家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原则》一书中提到,“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 普遍怀疑的“我们错了”
相对于承认“我错了”,承认“我们错了”的难度其实更高,因为在群体中,个体往往是没有主观意识的。换句话说,个体在群体的影响下,很难想到要去证伪。只有在大脑中建立“普遍怀疑”的思维模式,才有可能让个体对群体认知产生怀疑,为证伪奠定基础;
实际上,我们并不是思想的主人。肯尼斯·霍博(Kenneth Hopper)在《清教徒的礼物》一书中提到,“当足够多的人相信一种思想以至于它成为常识的时候,它就控制了我们。不是我们拥有了思想,而是思想占有了我们”。
困难不在于接受新观念,而在于摆脱旧观念。笛卡儿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应该至少一次彻底地对自己的全部见解进行一次大扫除。因为我们把许多错误见解当作真理接受下来,这些知识都是非常可疑的;
说普遍怀疑是猛药,是因为它默认任何信念都是错的;说它是一剂毒药,是因为它让我们从群体信念黑洞直接跳到不可知论的旋涡中,甚至导致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这种不良思维的产生。事实恰恰相反,“不可知论”不但没有造成虚无,其背后的“普遍怀疑”精神反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这也构成了我们定义的“批判性思维”,即建立在普遍怀疑之上的不可知论;破界创新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认知边界,而不可知论告诉我们之前所了解的所有信息和观念都不一定是正确的,这从根本上打破了我们的思维模式。
640-16
批判性思维示意图

反共识与独立思考

罗素说:“这个世界的问题不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是傻子们坚信不疑。”,反共识,其实就是将批判性思维、普遍怀疑、不可知论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在物理学领域,普通人对物体运动的常识观念几乎都是错的,每破除一个直觉常识,物理学都进步一大步;在商业场景中,达利欧提出,“要想在投资中获得成功,你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因为共识通常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芒格一直强调“反过来想,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而巴菲特也认为应该“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归根结底,他们都是为了通过反共识找到一个独特且具有优势的发展角度。
总而言之,创新精神的第一特征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普遍怀疑,反共识。没有批判性思维,认知边界便无法打破,我们需要承认“我错了”“我们错了”的勇气。
文章来源:网络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