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3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524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质量管理从满足客户要求到十大质量管理要点,核心是掌握这些要素/知识点,更好的在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PS:2025年质量人【个人提升计划】已经开启,想要参与请见文末👇

一、一个核心-客户满意

产品好不好,客户说了算。如果客户用得舒心、回头率高、推荐得多,那就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结果。客户满意不仅是企业的目标,更是品牌竞争力的体现。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二、2原主义

原则:在解决问题时,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质量管理原则,如持续改进、顾客焦点、领导作用等。

原理:使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原理,我们可以应用但无法改变;原则,我们可以应用,也可以进一步改善。

我们为了输出客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需要实施一系列按照标准完成并输出成果物的工作。这个过程中,成果物经过不断增加附加值,最后按照客户的要求送到客户手中。成果物或以实物,或以信息的状态传递,在其背后,就是原理原则在起作用。

三、3现主义

强调在质量管理中,管理者和员工应该亲自到现场(现地)、观察实际的物体或过程(现物)、并了解实际情况(现实)。这种方法有助于确保决策基于事实和数据,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

3现主义的核心在于:

  • 现地:亲自到问题发生的地点去。
  • 现物:直接观察和分析实际的物体或过程。
  • 现实:了解和记录当前的状况。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四、四个阶段-PDCA

  1. 计划(Plan):在这个阶段,组织确定其目标和过程,识别可能的问题和风险,并制定必要的措施来预防问题的发生。这包括设定质量目标、确定过程参数、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方法,以及培训员工。
  2. 执行(Do):在执行阶段,根据计划阶段的计划实施生产或服务提供。这涉及到按照既定的流程和标准操作,确保每个步骤都按照计划进行。
  3. 检查(Check):检查阶段涉及监控和测量执行过程的结果,以确保它们符合计划阶段设定的标准和目标。这可能包括收集数据、进行测试和分析,以及评估过程的有效性。
  4. 行动(Act):在行动阶段,基于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必要的步骤。如果过程表现良好,将其标准化并继续监控以维持其性能。如果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然后再次进入PDCA循环,以实现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五、5why分析

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反复出现?

这时候就需要用“5Why分析法”深挖原因。连续问自己五次“为什么”,层层剖析,直到找到最核心的问题。

比如,机器总坏?“为什么?”维护不到位。“为什么?”缺少计划。“为什么?”没人负责……继续问下去,你就能找到真正的症结。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六、质量管理6大工具

  1. APQP(先期产品质量策划):这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确保产品开发过程中满足顾客要求。它包括项目规划、产品设计、过程设计、产品和过程确认、反馈、评估和纠正措施等阶段。
  2. 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这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识别和分析潜在的产品或过程失效模式及其对系统的影响。FMEA帮助组织优先考虑和实施纠正措施,减少或消除潜在失效的风险。
  3. MSA(测量系统分析):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MSA包括多种技术,如重复性和再现性(R&R)研究、偏倚、线性和稳定性分析等。
  4. SPC(统计过程控制):使用统计方法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通过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数据,识别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
  5.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供应商向客户提交文件和样品,证明产品符合要求的过程。PPAP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能够稳定地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6. CP(控制计划):描述如何控制产品或过程特性,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详细文件。控制计划通常包括控制方法、检查和测试频率、测量设备和样本尺寸等信息。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七、QC七大手法

  1. 检查表: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帮助识别和统计质量问题。
  2. 层别法(Affinity Diagram):将大量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以便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数据特征。
  3. 柏拉图(Pareto Chart):根据数据分类和整理的方法,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4. 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又称鱼骨图):用于识别问题的原因和效果,帮助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5. 直方图(Histogram):显示数据分布的图形表示,用于识别过程中的变异和中心趋势。
  6. 控制图(Control Chart):用于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和预测过程行为。
  7.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识别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八、8D-问题解决方法

教会我们如何高效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团队建设、描述现状、识别问题、分析原因、选择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和评估结。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九、九大步骤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第一阶段:喊口号

  • 管理特征:在这个阶段,企业往往缺乏明确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很少开展持续性的质量活动。没有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或人员,检查力量薄弱且常受制于生产管理者。“质量第一”更多是定期会议或质量月的口号,员工通常会把质量问题的责任推给检查人员,而质量指标也未被制定或分解。
  • 技术应用:主要依赖检验技术来处理客户投诉,制定有限的预防措施,但对如何使生产过程稳定的方法了解不足。
  • 业绩水平:不良率、废品率和返修率较高,且尚未测定过程能力指数(Cpk)。

第二阶段:听反馈

  • 管理特征:虽然质量意识和知识仍显不足,但对于质量的要求仅限于控制废品率和返修率。高层管理层不积极参与质量活动,通常只在遇到重要客户投诉时介入。设有指定的质量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搜集客户反馈和处理抱怨,缺乏对各部门的指标考核和管理。
  • 技术应用与业绩水平:与第一阶段相同,主要依赖检验技术和针对客户投诉采取有限的预防措施,不良率等指标仍然很高,Cpk未测定。

第三阶段:靠检查

  • 管理特征:企业开始配备必要的检查人员,通过检验保证产品质量,并设立了独立的品质保证部门。然而,这个部门与其他职能分离,主要负责产品质量。仅对生产部门进行了简单的废品率和检查返修率指标分解和考核。
  • 技术应用与业绩水平:依然主要依靠检验技术,不良率等指标仍然较高,Cpk未测定。

第四阶段:抓基础

  • 管理特征:除了继续通过检验保证产品质量外,企业还开始重视并开展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如质量教育、质量分析、计量管理和标准化等。尽管如此,考核仍然集中在生产部门的废品率和检查返修率上。
  • 技术应用:开始使用简单数据分析工具,如鱼骨图和帕累托图,以一般性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质量,并尝试分析生产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
  • 业绩水平:随着这些基础工作的推进,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废品率和返修率开始逐渐降低;Cpk也开始得到测量。

第五阶段:管现场

  • 管理特征:此时,企业不仅依赖检验保证产品质量,还会组织现场的质量改进活动,关注人、机、料、法、环和检验各要素的管理。积极推进目视管理、5S管理和作业标准化管理,品质保证部门开始与生产部门共同负责产品质量。
  • 技术应用:诸如鱼骨图、帕累托图等QC手段在生产现场推广使用,能够从多方面分析生产过程中质量不稳定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
  • 业绩水平: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废品率和返修率继续降低;Cpk也得到了更精确的测定。

第六阶段:盯关键

  • 管理特征:企业通过质量信息统计和工艺过程分析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和过程,并设立“质量控制点”,加强对这些关键环节的控制。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遵循PDCA循环进行质量改进,品质部门与生产部门共同负责产品质量。
  • 技术应用:除了广泛使用的QC工具外,还开始在关键工序中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和实验设计等高级技术,分析生产过程中质量不稳定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
  • 业绩水平:关键工序和过程的能力指数Cpk达到约1.33,表明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第七阶段:重预防

  • 管理特征:管理层认识到“设计”对质量的重要性,注重开发阶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设计质量。不仅生产和采购部门,设计开发部门也制定了高标准的质量目标。质量职责授权到所有职能领域,质量保证部门的角色转变为质量顾问,各个职能部门参与开发过程,使质量问题在源头得以解决。
  • 技术应用:大量采用质量设计方法,如QFD、DOE、FMEA等,并广泛应用防错措施(Poka-Yoke),以防止错误发生。
  • 业绩水平:产品的不良率、废品率和返修率明显降低,关键工序和过程的能力指数Cpk约为1.33。

第八阶段:按标准

  • 管理特征:与质量相关的所有部门都设定了高标准的质量目标,各部门的质量职责明确,并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质量保证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充当质量顾问。
  • 技术应用与业绩水平:同第七阶段,强调高质量的设计和技术的应用,产品质量稳定,关键工序和过程的能力指数Cpk约为1.33。

第八阶段:求完美

  • 管理特征:各部门制定了极其严格的质量目标,努力追求“零缺陷”。高层管理者高度重视质量,将其列为议事日程的重要部分。70%-80%的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质量改进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营造了一种有助于质量提升的企业文化,每位员工都意识到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之努力。质量改进扩展到所有部门,形成了跨职能团队协作。
  • 技术应用:最大限度地应用质量工程技术,实现高水平的产品质量。
  • 业绩水平:平均缺陷率极低,废品率和返修率接近于零,关键工序和过程的能力指数Cpk达到2.0,体现极高的过程稳定性。

十、十大要点

1. 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问题应在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不要等到工人完成工作或最终检验时才发现。延迟处理会导致产品缺陷、返工、客户退货,给工厂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在每个环节和工序中实施严格的进料检验和制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这包括生产线上所有零部件和材料的加工处理。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检验公司可能无法发现所有错误,即使他们发现了,也可能为时已晚。

2. 现场验证结果

不要仅依赖口头指示,因为大多数员工不会完全遵循。你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指导和纠正,确保员工按照要求操作。持续的观察和指导是必要的,直到正确操作成为他们的条件反射和工作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3. 确保模具与夹具无误

如果模具或夹具本身有误,那么生产的所有产品都会出现问题。应设计模具和夹具,使工人只能以唯一正确的方式放置待加工件。让模具和夹具来控制操作,而不是指望工人自己控制。安排专人每天校准夹具并检查机器设备,并做好记录。部门主管也应亲自监督这一过程。

4. 持续验证信息

在日常管理中,提出的任何问题几乎总能得到看似合理的回答,但实际上未必反映了真实情况。不要轻易接受表面的答案,而是要通过持续培训和现场见证确保员工正确执行任务。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核制度,确保工人遵守标准作业流程。工厂内的实验室测试必须科学可靠,测试记录应能追溯到具体的生产线零件和产品,否则这些测试将失去意义,无法保障大批量生产的质量。

5. 不要假设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我们以前没有问题,所以现在也不会有问题”。预防胜于治疗,不要等到问题发生才采取行动。不要依赖个人关系来保证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严格实施进货品质检验(IQC),必要时进行全面检验、按比例抽检或实验室检测,并确保测试结果可追溯到具体批次和合同单号。坚持“先进先出”(FIFO)的物料控制原则,确保不合格材料不会被使用。

6. 运用常识

许多问题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常识解决,无需复杂的知识或技术。每天花时间在现场观察,发现问题并立即改正。不合理或看起来愚蠢的操作很可能是错误的。

7.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创建一个稳定合理的工作环境,减少人为错误。不要期望工人能够控制环境或听从指令。采用合适的方法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稳定性,减少错误的发生。例如,在所有工作台面、推车和货架上安装衬垫,防止组装和包装过程中对零件和产品的损伤。定期更换磨损的衬垫,确保防护措施到位。提供合适的工具和良好的照明,帮助工人更好地完成工作。

8. 严格执行“5S”

保持工作区域清洁整齐,将容易产生灰尘的区域与其他需要保持清洁的区域分开。要求工人在用餐后和如厕后洗手,并在上岗前戴发套或工作帽,避免头发掉落产品上。在某些特定工序中,要求所有工人佩戴手套,包括管理人员。确保工作区域内没有老鼠和昆虫。每日结束前留出10-15分钟进行清洁,计入工作时间并支付工资,以培养良好的清洁习惯。

9. 授权与鼓励

授权并鼓励各级员工发现问题并及时报告。允许并鼓励工人发言、提供建议和指出问题,不要让他们觉得只有老板才有发言权或总是正确的。奖励那些提出建议以防止问题发生而非掩盖问题的员工,特别是当他们帮助减少了浪费和返工的人工损失时。摒弃恐吓、等级管理和惩罚等传统管理方式,营造开放的沟通氛围。这种管理风格应从高层开始,并延伸到各级管理人员。

10. 设定高标准

无论客户需求如何,都应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要为未能达到完美找借口。即使手工制作的产品难以实现100%的完美,也不应以此为理由降低标准。设定100%完美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它,最终成品的质量将更接近这个目标。追求高标准,摒弃低标准,从管理层到普通工人,每个人都应该转变观念,学会制定并追求高标准。

质量管理(金字塔原理)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